武大回应后, 宋清辉力挺校方无需撤销肖某处分, 让双方和解私了
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武汉大学图书馆的事情发展成这样,从肖同学被污蔑退学到杨同学执意要将肖同学告上法院,再到杨同学的论文被质疑造假。
现在,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武汉大学,一瞬间,武汉大学的名声也因为这件事情遭到了严重的影响。
7月31日,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面对记者的提问,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,关于肖同学的事,学校“正在处理中”,但什么时候能有结果,得“等上级的安排”。
一所顶尖学府处理一件校内的学生纪律纠纷,竟然需要等待“上级”的指示,武汉大学在这件事上,已经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。
故事的起点,是杨同学在网上发布的一段视频,视频里肖同学一个几秒钟的“挠痒”动作,被她定义为“性骚扰”,在那个对校园不当行为极度敏感的舆论环境下,这段视频就像一颗火星,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。
武汉大学在看见杨同学给出的视频“证据”之后,迅速给了肖同学一个纪律处分,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肖同学的行为,只是以“不雅行为”来说明,但是由于这件事当时在网上传播相当广泛,所有的学生依然认为肖同学有“性骚扰”行为。
再加上杨同学的不依不饶,最终肖同学没有办法再学校再待下去,甚至在退学之后,还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,一度都要到跳楼自杀的地步,肖同学的妈妈也一直在网络上帮自己的儿子澄清事情的真相。
但是一直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,直到7月25日,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,替肖同学证明了他的清白,证据就放在眼前,杨同学却丝毫没有悔恨之心,还在社交平台炫耀自己已经保研成功,也已经顺利毕业,还会继续往上读博士,会在法律专业继续发光发热。
看到这样信息的网友们气瞬间就不打一处来,因为她的污蔑,肖同学被迫停止了自己的学业,甚至还因为这件事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,在真相大白的时候,这个始作俑者不但没有对自己之前不正当的性行为道歉,还在这里炫耀起来了,并且还称自己会继续举报肖同学。
这样的人以后进入法律行业会发生什么?这是众多网友共同的想法,瞬间网友们都跑去搜索杨同学的硕士论文,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,她的论文可以说是漏洞百出,甚至还有错别字这样低级的错误。
网友也纷纷到香港浸会大学留言举报,在7月28日,香港浸会大学发布公告,称会按照规矩处理,就在网络上的舆论依然高涨不下的时候,有一个人的出现,将这件事推上了浪尖之上。
经济学家宋清辉给出了一个看起来很“高明”的建议,他发文说,校方根本没必要被迫公开处理结果,称学校给予的处分是校规校训的处罚结果,两个属于不一样的规则,更是声称学校不能被法院判决所影响,更是说最好的办法是撮合双方私下和解,让事情在网络上慢慢淡化。
他的逻辑听起来很“成熟”,这是“大学自治”,学校的纪律处分和法院的法律判决是两码事,井水不犯河水,并且公开结果确实会让矛盾更尖锐,不如内部消化,美其名曰保护双方隐私,让时间冲淡一切。
这种“和稀泥”的思路,本质上还是想用公关手段来解决治理问题,他说的“大学自治”听起来很对,但真正的自治,恰恰来源于内部程序的健全和公正,而不是无视事实、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的霸道。
在这件事情中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肖同学,本来他也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大学生,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努力考上了武汉大学法学专业,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皮肤疾病就被扣上了一个模糊的指控,自己的名誉、学业甚至未来的人生规划都受到了重创。
就算法院最后还了他一个法律上的清白,但那段被网暴的时光会永远的铭记在他的心中,那些失去的机会,还有那个贴在他身上的污点,都不是一份判决书能轻易抹掉的。
指控方杨同学,最终也没有成为胜利者,当舆论反转,她自己也从原告席被推上了被告席,她去香港读书的动向,被网友扒出的论文争议,以及事后表现出的强硬态度,让她自己也尝到了被网络舆论围攻的滋味。
一个本该在规则内解决的矛盾,最后失控成了一场对所有当事人的网络“游街”。
最后买单的,还有武汉大学自己,这所百年名校的声誉,在这件事里被严重透支,它在很多人心中的形象,不再是一个能主持公道的学术殿堂,这种无形资产的流失,比任何看得见的损失都更加惨重。